铜藻
铜藻,隶属于褐藻门,褐藻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中国暖温带海域浅海区海藻场的主要连片大型褐藻物种,生长在潮流通畅、风浪较为平静海湾的大干潮线以下至-4 m浅海岩礁上,辽宁、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沿海均有分布。 藻体黄褐色,树状,枝叶繁茂,高0.5~1米,可达7米。主枝圆柱形,下部有数条纵走浅沟,直径1.5~3毫米。互生、对生分枝,吟片披针形,中肋及顶,锯齿深裂。柄细长。气囊圆柱形,长0.5~1厘米,直径2~3毫米,两端尖细,冠吟羽裂,中肋及顶,固着器裂瓣状。雌雄性生殖托均为圆柱形,有短柄,雄托长4~8厘米,直径1.5~2毫米;雌托长1.5~3厘米,直径2~3毫米。生长在风浪较大的干潮线以下至3米处的岩石上或低潮带石沼中。生长盛期3~5月。野生种群主体以有性生殖长成的1年生藻株为主,残枝再生的2年生藻株只占5% ;铜藻的生长和繁殖适温为11~16℃;繁殖盛期水温16~20℃。铜藻雌雄异株,只有孢子体世代。雌雄孢子体性成熟后分别产生精子和卵子,精卵结合形成合子进而发育成孢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