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水生奥秘,点亮科普之光”
日报社小记者2024 年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
2024年9月21日上午九时,在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秦皇岛日报社小记者们在家长及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走进了河北省水生生物资源展览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之旅。
活动当天,小记者们早早地来到了展览馆门口,个个精神饱满,对即将开始的参观充满期待。
在大童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有序地进入展馆;展馆内,丰富多样的实体水生生物标本和图、文、电并茂的显示屏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他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仔细观察各种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不时地提出各种问题,并认真将知识点记下。
大童老师耐心地解答着小记者们的疑问,让他们对水生生物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还了解到了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水生生物的必要性;他们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水生生物,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展馆结束后,小记者们满怀期待地进入到专题讲座——赤潮的环节。
大童老师通过生动的图片、详实的数据和讲解,为小记者们全面地介绍赤潮现象,从赤潮的定义到赤潮的形成原因,以及赤潮生物过度繁殖对水体、水生生物以及人类的危害,延伸到赤潮的解决方法。
通过此次专题讲座,呼吁孩子们要更加爱护海洋、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向海洋中乱丢垃圾、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积极参与海洋环保活动等。
赤潮专题讲座结束后,展馆内立刻开启了趣味知识问答环节,旨在检测小记者们参观后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积极抢答,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有的孩子准确地回答出王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则认真做起了笔记。
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刚刚学到的知识,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趣味知识问答,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的科普工作提供了参考。
趣味问答环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紧接着,令人期待的显微镜实操环节即将开启。
通过“显微镜下的鱼家族”这一实践课程,小记者们仿佛打开了一扇了解鱼类生长过程的神奇之门,鱼卵,承载着鱼类繁衍声息的起始点,通过王老师详细的讲解,感受到了生命诞生的奥秘。
他们了解到鱼类从鱼卵到幼鱼(仔鱼)、再到成鱼的生长进化过程中,是需要长时间的演变,在此期间也会遇到诸多困难及挑战;同时,小记者们也认识到鱼卵在科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鱼卵的发育过程,了解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需求,为保护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鱼卵同样还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指标,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
这次对鱼卵的观察,让小记者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他们意识到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随后,王老师呼吁小记者们:“爱护海洋,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海洋永远保持它的美丽和生机”;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纷纷表示要成为海洋的守护者,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活动的结尾处,小记者们纷纷拿起笔,写下了他们对海洋的愿望及想说的话;有的小记者写道:“爱护海洋,从我做起”;还有的小记者说:“海洋,你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我会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起保护它。”
这些真挚的话语,表达了小记者们对海洋的热爱、敬畏和保护海洋的决心。他们深知海洋对于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也愿意用自己的行动为海洋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