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协会赴河北省水生生物展览馆开展科普教育工作调研

发布时间:2023/10/26 14:36:49 点击数量:

2023年9月,河北省水生生物展览馆开展了河北省教育科普基地的申报工作,由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协会推荐上报,于10月16日获批。市科学技术协会对我馆科普教育工作高度重视,16日下午15:00,市科协副主席副调研员李金铭一行8到馆调研。胡志山副院长、渔业资源室主任张海鹏及展馆负责人陪同。

首先,大厅的水系沙盘和生物进化树作为展馆的引言部分,就深深的吸引了市科协参观人员,通过沙盘大家直观了解到河北省河流分布、定位了典型的大型水库,了解到各市主要河流及其流域,更是对我省临海渤海及渤海湾有了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生物进化树,科普了水生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历史地位。

然后,大家通过高科技感应门进入标本展示区。这道门掌纹识别,门身配有蓝色灯光,一开一合透漏出满满的科技感,参观人员赞叹不已。进入标本展示区,第一个展区是浮游生物、藻类、高等植物区,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这几类的不同点以及用处、危害。参观人员一致认同该表现形式,让科普人员有直观的认识,同时还能同百科联系紧密,受众人群比较广泛。第二个展区是以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为主无脊椎动物,这些生物个体普遍偏小,但却是上级食物链的关键环节,他们作为初级消费者,摄取海洋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质,同时也为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保障,是海洋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者觉得这部分生物,多数在现实生活中见所未见,没想到种类如此繁多,作用如此之大,极具科普意义,启示人类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第三个展区是以鱼类为主的高等动物。共计展出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105例,濒危和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16例,个别为捐赠标本,几乎全部来源历年来我单位的资源调查项目,年代最久远的标本已有60余年历史。可以让观众对我们科研工作内容有直观的了解,唤起大家对水产事业的热爱,启示孩子们立志投身于渔业发展事业中来。

最后,参观的是科普互动区域,墙上布满科普小知识,以及破坏水环境、水生动物的反面案例,配有多媒体屏,自制了环保科普视频宣传片并循环播放。市科协领导觉得科普知识点选的非常好,简单易懂。但目前场内缺少互动环节,建议进一步丰富科普互动形式和内容,同时协会将给与全力配合,联合提升该基地的教育科普能力,为下一步基地升级奠定基础。

    此次调研,市科学技术协会更好地了解了我单位科普教育工作,也让我们自己找到了作为教育科普基地的优势与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丰富展示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发挥教育科普职能。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